首页 > 资讯 > > 正文
2023年通信行业中报综述:经营表现良好,估值仍处低位
2023-09-08 12:15:55 来源:中信建投证券
1. 通信板块 2023 年上半年经营持续向好,盈利能力持续提升

1.1 通信板块 2023H1 营收及净利润均保持良好增速,利润率提升

通信板块 2023 年上半年总体实现平稳增长。2023 上半年,A 股通信板块(申万通信指数成分股,下同)合 计实现营收 12305 亿元,同比增长 6.41%,如剔除波动较大个股,合计营收 11530 亿元,同比增长 6.37%。通信板块五成以上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。营收增速分 布方面,115 家公司中 2023 年上半年实现正增长的有 62 家,占比 53.91%,其中收入增速 0%~30%的公司数量 最多,为 52 家,占比 45.22%,营收增速超 30%的公司 10 家,占比 8.7%。通信板块 2023 上半年收入表现较好。


(资料图片)

通信板块 2023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。2023 上半年,通信板块合计归母净利润为 1184 亿元,同比增长 9.58%。如剔除影响较大个股,合计归母净利润 1183 亿元,同比增长 9.24%。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, 2022 上半年实现盈利公司共 96 家,其中 2023 上半年正增长的有 46 家,负增长 50 家,增速 0%~30%的公司数 最多,达 20 家;通信板块 2022 上半年亏损 18 家公司中,有 4 家 2023 上半年扭亏为盈,14 家公司继续亏损。

2023 年上半年,通信板块毛利率为 28.3%,同比提升 0.26pct;期间费用率 15.73%,同比提升 0.09pct,其 中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同比下降约 0.19pct,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 0.34pct;净利率 10.2%,同比提升 0.31pct。

1.2 通信板块 2023Q2 营收稳定增长,净利润环比持续改善

通信板块 2023Q2 营收合计 6385 亿元,同比增长 4.34%,环比增长 7.86%。从营收增速分布来看,2023Q2 同比正增长、负增长的公司分别有 63 家、52 家,其中同比增速为 0%~30%的公司数量最多,达到 54 家,同比 增速超过 30%的公司有 9 家。特别说明:由于通信行业受下游客户招标采购与落地执行的节奏影响,以及春节 等节假日也会影响,收入与利润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,因此建议更重视同比数据,环比数据仅供参考。

2023Q2 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,环比改善较为明显。通信板块 2023Q2 归母净利润合计 732 亿元,同比增长 9.45%,环比增长 61.75%,主要受通信行业下游招标交付节奏影响,财务数据呈现季度波动;如剔除影响较大 个股,则 2023Q2 归母净利润 731 亿元,同比增长 9.27%,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,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。

四成公司 2023Q2 盈利同比改善。通信板块 2022Q2 实现盈利的公司有 97 家,其中 40 家 2023Q2 盈利实现 正增长,30%以上增速有 24 家,30%以下增速有 16 家。2022Q2,18 家亏损的公司中有 6 家 2023Q2 扭亏为盈。

1.3 通信板块 2023Q2 毛利率、净利率均同比提升

通信板块 2023Q2 整体毛利率为 30.2%,同比提升 0.59pct,环比上升 4.08pct;期间费用率 15.6%,同比提 升 0.26pct,环比下降 0.28pct;净利率为 12.1%,同比提升 0.58pct,环比上升 4.01pct。剔除影响较大个股后,通 信板块剩余公司 2023Q2 整体毛利率为 30.3%,同比提升 0.59pct,环比提升 4.10pcts;期间费用率 15.6%,同比 提升 0.26pct,环比下降 0.27pct;净利率 12.2%,同比提升 0.57pct,环比上升 4.04pct。

2. 电信运营商经营持续向好,股价上涨后股息率仍有吸引力

2.1 2023H1 三大运营商延续平稳增长势头

2023 年上半年,三大运营商(为保证数据连续性,选取港股报表数据,下同)营业收入继续稳定增长,总 营业收入、通信服务收入同比维持良好增速,净利润增速维持较好水平。我们认为,一是在政策端降费压力下 降、运营商之间竞争趋于理性、5G 规模商用的背景下,三大运营商移动 ARPU 均实现同比增长;二是运营商 发力“三千兆”业务,家宽业务不再局限于仅提供上网宽带,而是打造包含全屋智能、高清视屏、安防在内的 智慧家庭服务体系,三大运营商宽带业务收入较快增长;三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下,运营商抓住机遇帮助 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,实现政企市场收入快速增长,尤其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业务发展良好。 2023 年上半年,三大运营商合计营收 9832 亿元(港股口径,下同),同比增长 7.6%。其中,中国移动实 现营收 5307 亿元,同比增长 6.8%,中国电信实现营收 2607 亿元,同比增长 7.6%,中国联通实现营收 1918 亿 元,同比增长 8.8%。三大运营商收入均延续了前期的良好增速,但在基数变高背景下略有降速。

三大运营商通信服务收入均保持平稳增长势头。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 2023H1 服务业务营收分 别为 4522 亿元、2360 亿元、1710 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 6.1%、6.6%、6.3%,随着基数提高,增速略有下降。

三大运营商盈利状况持续改善,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归母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速。2023 年上半年,三 大运营商归母净利润合计 1087 亿元,同比增长 9.2%。其中,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归母净 利润分别为 761.73 亿元、201.53 亿元、123.91 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 8.39%、10.18%、13.09%。

2023Q2,三大运营商合计实现营收 5047 亿元,同比增长 5.2%。其中,中国移动实现营收 2800 亿元,同比 增长 3.8%;中国电信实现营收 1301 亿元,同比增长 6.0%;中国联通实现营收 946 亿元,同比增长 8.5%。2023Q2, 三大运营商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675 亿元,同比增长 8.8%。其中,中国移动归母净利润 481 亿元,同比增长 7.7%;中国电信归母净利润 122 亿元,同比增长 9.9%;中国联通归母净利润 72 亿元,同比增长 14.4%。三大运 营商利润增速均高于营收增速,我们预计未来随着规模效应的体现,利润增速可能还会持续快于收入增速。

2.2 5G 渗透率持续提升,2023H1 三大运营商移动 ARPU 均实现增长

5G 套餐用户保持快速增长,渗透率超过 70%。截至 2023 年 7 月,三大运营商合计 5G 套餐用户数达 12.63 亿户,渗透率约 73%,其中,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数 7.26 亿户,渗透率为 73.66%;中国电信 5G 套餐用户数 2.98 亿户,渗透率为 74.40%;中国联通 5G 套餐用户数 2.38 亿户,渗透率约为 71%。

2018 年以来,数据流量资费降幅收窄。2015 年,国家推动运营商“提速降费”,三大运营商纷纷制定降费 方案,此外三大运营商为抢夺客户,2017 年先后推出了不限量套餐,政策压力叠加激烈竞争,导致 2016-2019 年流量资费大幅下降。2019Q3 起,降费压力逐渐减小,2019 年 9 月三大运营商先后宣布取消不限量套餐,运营 商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趋于理性,流量降幅开始得到控制。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提及提速降费相关事项, 运营商工作重心也由提速降费转向提速提质。2021 年,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(报表未披露,为预测 值)流量单价分别约为 3.07 元/GB、2.92 元/GB、2.56 元/GB,较 2020 年分别下降 25.91%、20.70%、13.00%, 降幅总体收窄。我们认为,经过多轮提速降费后,运营商数据流量资费均已大幅下降,当前中国流量资费水平 在全球已处于较低水平,数据流量资费也不再是国计民生关注的焦点,预计政府再次引导提速降费的概率较低。 上半年,三大运营商流量资费水平降幅进一步收窄,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(报表未披露,为预测 值)流量单价分别为 2.66 元/GB、2.17 元/GB、2.17 元/GB,分别同比降 12.75%、14.78%、7.00%,虽然 DOU 增 速也在放缓,但在资费降幅得到控制的背景下,移动用户 ARPU 分别同比增长 0.2%、0.4%、0.9%。

2023 年上半年,三大运营商固网宽带用户数合计达到 5.80 亿户,其中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固网 宽带用户数分别为 2.86、1.86、1.08 亿户,占比分别为 49%、32%、19%。运营商发力“三千兆”业务,家宽业 务不再局限于仅提供上网宽带,而是打造包含全屋智能、高清视屏、安防在内的智慧家庭服务体系,三大运营 商宽带业务收入较快增长,宽带综合 ARPU 也有所提升,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宽带综合 ARPU 分别 为 43.3 元/月、48.2 元/月,分别同比增长 0.7%、2.1%,中国联通未披露相关数据。

2.3 运营商抓住产业数字化机遇,云计算等政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

三大运营商积极拓展重点行业,打造标杆项目,政企收入快速增长。2023 年上半年,中国移动政企市场收 入 1682 亿元,同比增长 22.6%;中国电信实现产业数字化收入 688 亿元,同比增长 16.7%;中国联通实现产业 互联网收入 430 亿元,同比增长 16.3%。说明:产业数字化收入与产业互联网收入仅是政企市场收入的一部分。

电信运营商发展产业数字化业务具有独特优势,潜力大。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:一是电信运营商 可以真正实现云网融合、多云接入,为政企客户提供敏捷上云服务;二是电信运营商 IDC 数量多、分布广,核 心节点+31 省市均有布局,可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;三是电信运营商政企客户关系良好、渠道覆盖完善,强大 的销售团队可提供贴身、定制服务;四是数据安全日益重要,电信运营商作为央企,规范经营,打造了安全可 信综合能力;五是电信运营商账上现金充裕,可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的顺利实施。 云计算业务方面,2023 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云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势头。中国移动移动云收入 422 亿元,同 比增长 80.5%;中国电信天翼云实现收入 459 亿元,同比增长 63.4%;中国联通联通云收入 255 亿元,同比增长 36%。截至 2023 年 6 月底,中国电信 IDC 资源国内第一,可对外租用的机柜资源超过 53.4 万架;中国移动 IDC 资源国内第二,可对外租用的机柜资源约 47.8 万架;中国联通可对外出租机柜资源 38 万架。

2.4 三大运营商均提升派息率,投资回报率较高

2021 年,中国电信董事会同意公司 A 股发行上市后三年内,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公 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0%以上,2022 年公司公告每股全年合计派息每股人民币 0.196 元。中国联通年报公告 2022 年建议派发每股股息人民币 0.0427 元,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每股 0.0663 元,预计全年每股股息达到 0.1090 元,同比预计提升 24%。中国移动计划 2021 年起三年内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公司净利润的 70%以上。2022 年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-H、中国联通-A 派息率分别为 67%、65%、50%、47%。目 前,我们预测中国移动-H、中国移动-A、中国电信-H、中国电信-A、中国联通-H、中国联通-A2023 年的股息率 分别为 7.43%、4.61%、6.65%、3.91%、6.51%、2.63%。

我们认为,电信运营商的经营向好具有持续性。一是经过多轮提速降费后,运营商数据流量资费均已大幅 下降,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提及运营商提速降费,政策由曾经的普惠降费转向现在的精准降费,未来资 费大幅下降概率较低。此外,5G 用户的 DOU、ARPU 值等均明显高于 4G 用户,当前 5G 套餐用户渗透率约 70%,用户向 5G 迁转仍将拉动 ARPU 值增长,带动移动市场收入提升。二是运营商在发展产业数字化业务拥 有云网融合、客户关系良好、渠道覆盖完善、安全可信、资金实力雄厚等优势,运营商在投资端也持续加大产业数字化相关投入,因此完全有可能抓住产业数字化浪潮,实现自身业务的快速增长,成为收入增长新引擎。

3. IDC、智能卡、线缆等子板块 2023 年上半年表现较好

3.1 IDC 板块 2023H1 综合表现相对最好,智能网关、连接器表现一般

根据中信建投通信团队对于通信行业各子板块的划分(详见图表 37,下同),通信各子板块中,2023H1 营 收同比增速前三位依次是:IDC(163 亿元,同比增长 28.6%)、北斗(77 亿元,同比增长 18.7%),工业互联网 (63 亿元,同比增长 16.1%)。2023H1 营收同比增速后三位依次是:智能网关(76 亿元,同比下降 25%)、连 接器(39 亿元,同比下降 10%)、光器件/光模块(187 亿元,同比下降 8.6%)。营收规模变动并不能反映行业盈 利水平,相较营收端的同比变动,建议更关注利润端的同比增速,如光模块/光器件行业。

通信各子板块中,2023H1 归母净利润表现突出的包括:专网设备(1.87 亿元,同比增长 214%,主要是海 能达经营改善明显),智能卡(3.2 亿元,同比增长 59.2%),IDC(25.8 亿元,同比增长 59%);表现较差的为连 接器(2.26 亿元,同比减少 50.5%)、智能网关(4.31 亿元,同比减少 45.5%)、物联网板块(5.78 亿元,同比减 少 32.4%)。部分细分领域增速较高主要与之前基数较低有关,建议同时关注营收与利润端的变动幅度。

3.2 智能卡、IDC 板块 2023Q2 营收及净利润表现相对较好

2023Q2 营收同比增速前三的子板块依次是:IDC(87.73 亿元,同比增长 35.7%),工业互联网(35.19 亿元, 同比增长 27.3%),北斗(45.93 亿元,同比增长 25.4%)。2023Q2 营收同比增速后三位依次是:智能网关(41.3亿元,同比下降 22.5%),光器件/光模块(95.9 亿元,同比下降 12.1%),连接器(21.8 亿元,同比下降 9.4%)。

2023Q2,归母净利润同比表现突出的板块:专网设备(2.37 亿元,同比增长 76.4%)、IDC(13.27 亿元,同 比增长 60.0%)、线缆(26.87 亿元,同比增长 43.2%)。2023Q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后三位依次是:连接器(1.2 亿元,同比下降 60.2%),智能网关(2.34 亿元,同比下降 41.2%),通信配套服务(2.27 元,同比下降 39.3%)。

4. 通信行业 2023Q2 公募基金与北向资金持仓环比提升

4.1 2023Q2 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明显提升

截至 2023 年 9 月 1 日数据,2023Q2,公募基金通信行业持仓市值达到 1695 亿元,占比 3.06%,较 2023Q1 的持仓占比 1.65%环比提升了 1.41pct。北向资金持仓方面,2023Q2 北向资金通信行业持仓市值 296.39 亿元, 占比 1.27%,相较于 2023Q1 的持仓占比 0.98%环比提升 0.29pct。总体来看,在中特估电信运营商板块上涨,AI 拉动光模块等算力板块个股大幅上涨的情况下,通信行业关注度与持仓显著提升。

2023Q2,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前十大个股依次为:中兴通讯、中际旭创、中国移动、新易盛、天孚 通信、中国电信、中天科技、亿联网络、中国联通、中瓷电子,持仓市值占比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 80.3%。 鼎通科技、润泽科技、长盈通、三旺通信、灿勤科技、新易盛、天孚通信、锐捷网络、中瓷电子、中际旭创、中 国移动、中兴通讯、坤恒顺维、亿联网络、朗威股份、美利信、德科立、润建股份、华测导航、浩瀚深度、广和 通、菲菱科思、海能达、太辰光、震有科技、平治信息公募基金持仓占其流通股超过 10%,分别为 51.9%、43.4%、 37.9%、36.6%、32.3%、30.3%、28.7%、27.9%、27.6%、26.7%、24.0%、21.8%、19.9%、19.4%、19.0%、18.8%、 18.4%、14.9%、12.6%、12.4%、12.2%、12.2%、11.9%、10.8%、10.4%、10.2%。 环比 2023Q1,2023Q2 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股份数量增加前五依次为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、中兴通讯、 中天科技、新易盛,2023Q2 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股份数量减少前五依次为亨通光电、东土科技、鼎信通讯、 博创科技、恒信东方。特别说明:持股数量变化仅供参考,不同季度披露数据范围可能不同。

2023Q2,通信行业北向持仓市值前十大股依次为:中国联通、中兴通讯、中天科技、中际旭创、烽火通信、 亿联网络、天孚通信、新易盛、亨通光电、星网锐捷,其持仓市值占比通信行业北向资金持仓市值的 82.4%。 2023Q2 通信行业北向资金持仓股份数环比增加前五依次为中国联通、烽火通信、中天科技、海能达、光环 新网,通信行业北向资金持仓股份数环比减少前五依次为武汉凡谷、共进股份、二六三、中兴通讯、天孚通信。

4.2 通信行业动态 PE 仍处底部,通信网络设备、智能控制器、线缆估值较低

截至 2023 年 9 月 1 日收盘,申万通信指数动态 PE29.86,处于 10 年以来的 7.81%分位点,处历史低位。

基于各公司 2023 年盈利的 Wind 一致预测来计算板块估值,没有一致预期的,若 2022 年利润为正则假设 与 2022 年持平,否则假设与 2021 年持平(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正时)或与 2020 年持平(2020 年归母净利润 为正时)。整体来看,2023 年估值较低的板块是通信智能网关(17X)、线缆(17X)、通信网络设备(22X)、智 能控制器(22X),较高的板块是无线天馈(112X)、通信配套服务(111X)、统一通信服务(83X)。

5. 通信板块减持规模同比增长,质押风险持续释放

5.1 今年以来通信板块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规模同比增长

2023 年 1-8 月,通信板块上市公司股东、管理层及相关人士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 票 2.89 亿股,同比提升 7.32%,市值 80.09 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 88.3%(除了减持数量增长外,也与股价上涨有 关),减持股份数占通信板块 A 股流通股总量(以 2023/09/01 数值计)的 0.26%。今年 3、6、4 月为减持高峰。

2023 年以来,重要股东累计减持金额最高的 5 家公司依次为:中际旭创(37.7 亿元)、中兴通讯(15.5 亿 元)、天孚通信(12.4 亿元)、移远通信(10.5 亿元)、广和通(8.0 亿元),累计减持股数占 A 股流通股比例最高 的 5 家公司依次为:楚天龙(10.8%)、太辰光(8.5%)、南凌科技(8.0%)、广和通(7.7%)、中际旭创(6.2%)。

5.2 通信板块质押率保持稳定,大股东质押风险可控

2022 年以来,通信板块股东质押率整体保持稳定,质押比例超 40%的公司数下降。2022 年 1 月以来,通 信板块质押股数占通信板块 A 股总数的比例基本保持在 4.4%水平并保持下降趋势,目前板块内整体质押比例为4.1%,比例超 40%的公司仅大富科技一家。

2022 年以来,通信板块大股东质押比例下降后维持稳定。2022 年 1 月以来,通信板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质押股数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下降后维持稳定,2022 年 1 月 3 日,质押比例为 4.8%,至 2022 年 4 月 4 日,质押 比例为 4.5%,期间质押比例持续下降,截至 2023 年 9 月 1 日,质押比例为 4.9%,期间质押比例相对维持稳定。 大股东质押比例达到 90%的公司为 6 家。

截至 2023 年 9 月 1 日,通信板块质押比例排名前五公司依次为大富科技、ST 国安、ST 信通、通鼎互联、 ST 鹏博士,大股东质押比例 100%公司包括 ST 鹏博士、*ST 日海、ST 信通。
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